回到問題列表
米粉小故事

米粉的由來

米粉的起源,是為了飲食的方便性。客人來了,洗米煮飯太慢了;米粉是熟的,煮起來方便,外出攜帶也方便。米粉在以前算得上是「高級食品」,只有喜慶宴客、特殊節日才會以「炒米粉」招待客人。
根據新竹市志上的記載,「米粉」這種食物的起源是: 當「五胡亂華, 華人南遷閩浙時,仍以稻米榨條而食,即當今之米粉也」、「米粉之製法由福建惠安傳入台灣」
因此史料上的說法認為:中國大陸的北方人習慣吃麵條,到了南方以米來製作麵條,是今日米粉的源起。


從製作方法來區分 「炊粉」「水粉」

「炊粉」就是壓出細粉絲以後,再用蒸籠蒸熟。蒸的閩南語叫「炊」,故名「炊粉」。而「水粉」通常比較粗,壓出成型後,就放入開水中煮;閩南語叫「灑」,煮熟後還要放在冷水泡一下,以免沾黏。因為從水中撈起來濕答答的,所以叫「水粉」。 


新竹米粉,不只是「米粉」

大家所熟知的新竹特產–新竹米粉,其實不只是「米粉」一種而已,老一輩的新竹人都會區分為「濕炊粉」「炊粉」兩種。其實以前的人所說的「米粉」,指的是比較粗的「水粉」,又稱「粗米粉」。
新竹米粉之所以能馳名遐邇的原因有兩個,一個是因為新竹風大,溼度恰當,風吹乾的米粉別具風味,又香又Q。又因為水質佳,再加上有一套製造的祕方,成品自然能夠聞名全省。

當然,真正好吃的米粉是用純在來米精製而成,好消化且口感柔軟;不像一般市面上以玉米粉製作的米粉,不好消化且沒米香。
有人說,吃了新竹米粉,就不會再想吃其他地方的米粉,其味道誘人,可想而知,現在你可相信新竹米粉的厲害了吧。



米的特色




在來米(秈稻)
粒形:細長、透明度高
煮飯時之加水量:米量之2.1倍
特色:不粘、鬆散、較硬、無光澤,部分品種有香味。
加工食品:米粉、菜頭粿、粄條等。

蓬萊米(梗稻)
粒形:短圓、透明(部分品種米粒有局部白粉質)
煮飯時之加水量:米量之1.35倍
特色:較粘、具彈性、較具光澤,少數品種有香味。
加工食品:平常食用之白米飯。

糯米(秈糯或梗糯)
粒形:秈糯細長、梗糯短圓,白色不透明
煮飯時之加水量:米量之1.2倍
特色:濕粘且軟,光澤佳。圓糯有甜膩味,長糯有類似在來米之清香味,再加上較淡之甜膩味。
加工食品:
圓糯製作年糕、麻糬、紅龜粿、鹼粽、湯圓等。
長糯製作肉粽、八寶粥、珍珠丸子、酒釀、油飯等。

紫米(黑糯米)
米粒大且飽滿,紫米富含鐵質,補血功效可是無庸置疑的,是一種天然的滋補佳品。
粘性強、香味極佳,色澤為黑紫色,常被用來製作飯糰、壽司、或是甜米糕等各種料理。